【
儀表網 行業政策】近日,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七單位印發《山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標行動方案(2023-2025年)》(以下簡稱《行動方案》),聚焦制造業重點行業和標志性產業鏈數字化轉型需求,山東將實施轉型路徑優化、基礎設施強化、服務供給深化“三化”專項行動,加快打造點上企業有標桿、線上行業有示范、面上區域有樣板的一體化格局,引領帶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效、提速、提質。
《行動方案》提出,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,評估診斷和服務體系基本建成,實現標志性產業鏈和重點產業鏈工業互聯網平臺全覆蓋,建設50個以上省級“產業大腦”,打造一批對標領先水平的標桿示范,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達到125左右,走在全國前列;建設開通5G基站25萬個以上、力爭達到27萬個,上線運營標識解析二級節點35個以上,建成“星火·鏈網”濟南超級節點,推動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落戶青島,加快算網一體化發展,總算力規模超過12EFLOPS(百億億次)。培育40家以上深耕行業的特色專業型平臺;引進培育300家以上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;工業軟件、智能硬件、人工智能等供給能力和賦能作用進一步增強,全省信息技術產業營收突破2萬億元,年均增長10%以上。
在實施轉型路徑優化專項行動中,《行動方案》提到了重點行業數字化深度轉型,梳理制造業細分行業數字化轉型難點、痛點,加快數字技術應用滲透,到2025年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達到85%左右,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90%左右,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達到45%左右,形成一批可復制、易推廣的解決方案。
山東省將圍繞汽車、軌道交通、節能環保、工程機械等裝備制造領域
,加快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的普及應用;推動紡織服裝、家電等行業,建設自動化、連續化、柔性化生產系統,加快數字技術在工業可視化、缺陷檢測等典型場景的創新應用;率先開展5G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邊緣計算等技術的創新應用,
針對研發設計、生產管理、質量檢測、供應鏈管理等環節實施數字化轉型,發展人機協同裝配、質量智能檢測等新應用新模式。 《行動方案》提出區域數字化轉型共享平臺路徑,創新能力共享,圍繞園區和產業集聚區內企業靈活多樣且低成本的創新需求,建設聯合創新實驗室,發展匯聚社會多元化智力資源的產品設計與開發能力共享平臺,擴展科研儀器設備與實驗能力共享。
圍繞物流倉儲、產品檢測、設備維護、供應鏈管理、數據存儲與分析等企業普遍存在的共性服務需求,整合社會服務資源,探索開展集約化、智能化、個性化的服務能力共享。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